随着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先后去世,让年仅三岁的溥仪继位,由他的父亲载沣做摄政王,负责朝廷大事。面对清王朝已经日薄西山的局面,载沣直接做皇帝不是更好吗?事实上,诸多原因导致载沣不能做清朝的皇帝。
首先,溥仪成为皇帝是慈禧太后指定。在溥仪之前成为的皇帝的分别是同治帝和光绪帝,他们按照辈分来讲是和载沣一辈的,他们都没有子嗣,他们的继承人都必须从爱新觉罗家族其他近支。光绪帝和载沣是亲兄弟,是溥仪的大伯。可以让溥仪出继光绪帝,继承大统。同时,兄终弟及也是皇位继承的一种方式,问题是当时因为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关系不好,想要让给人取而代之,慈禧太后不会选择正值壮年不好控制的载沣,害怕他会像光绪帝那样不服从管教。只能考虑年龄小便于控制的小孩子,同时必须是皇族近支。年仅2岁的溥仪就被慈禧相中并选入宫中,载沣无力改变慈禧太后的决定。
其次,光绪帝的经历让载沣厌倦做皇帝。光绪帝虽然贵为皇帝,但人生经历比较凄惨,属于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,最后也黯然死去。作为他的亲生弟弟载沣是理解这种傀儡皇帝的心酸的,对成为皇帝充满了厌倦。加上当时清朝已经日薄西山,祖宗的基业眼看就不保了,载沣自然不愿意收拾乱摊子,做“未代皇帝”。
再者,清朝各方势力争斗不太愿意看到年富力强的皇帝。清朝还有很多皇室贵族存在,面对当时清朝逐步衰败的局面,他们内心还是希望维持自身利益。而载沣虽然不如其亲哥哥光绪皇帝那样支持维新变法,但其对变法是支持的。因为变法最后被慈禧太后和支持者镇压下流产。清廷的保守派包括袁世凯这些地方势力害怕载沣复仇。虽然载沣是摄政王,被称为宣统时期的时期掌权者,但因为有隆裕太后的存在的,他的权力还说受到制约。
最后,清朝受外国列强制约影响很大。八国联军进北京让清廷开始沦为列强在华统治的工具。变法图强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统治。他们不会支持一个清廷的少壮派上台,更害怕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,威胁其利益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