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可能想查看的
砣, 拼音为tuó, 笔画为10画, 部首为石, unicode编码7823, 造字法为形声:从石、它声, 汉语字典解释:1、 碾盘上的石轮:碾~。 2、 秤锤:秤~。 3、 打磨玉器的砂轮,称“砣子”。 4、 用砣子打磨玉器:~一个玉环。
鉈, 拼音为tā,tuó, 笔画为13画, 部首为釒, unicode编码9248, 汉语字典解释:1、 一種金屬元素,用來製造光電管,低溫溫度計,光學玻璃等。它的鹽類有毒,用於醫藥。 ,【铊】的繁体。,1、 同“砣”。 ,古壮字读音doz。秤砣。
, 拼音为tā,tuó, 笔画为15画, 部首为釒, unicode编码289EF, 汉语字典解释:同【铊】。
南, 拼音为nán,nā, 笔画为9画, 部首为十, unicode编码5357, 造字法为象形, 本义为乐器。《诗·小雅·鼓钟》:“以雅以南。”②方位词, 汉语字典解释:1、 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右手的一边,与“北”相对:~北。~方。~面。~国(指中国南部)。~陲(南部边疆)。~极。~半球。 2、 姓。 ,1、 〔~无(mó)〕佛教用语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萨名的前面,如“~~阿弥陀佛”、“~~观世音菩萨”。
词, 拼音为cí, 笔画为7画, 部首为讠, unicode编码8BCD, 造字法为形声:从讠、司声, 本义为言词。按,“辞”、“词”在“言词”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。但在较古的时代,一般只说“辞”,不说“词”。汉代以后逐渐以“词”代“辞”, 汉语字典解释:1、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:~汇。~书。~典。~句。~序。~组。 2、 言辞,话语,泛指写诗作文:歌~。演讲~。誓~。~章。~律(文词的声律)。 3、 中国一种诗体(起于南朝,形成于唐代,盛行于宋代。本可入乐歌唱,后乐谱失传,只按词牌格律创作):~人。~谱。~牌。~调(diào )。~韵。~曲。
颜, 拼音为yán, 笔画为15画, 部首为页, unicode编码989C, 造字法为形声:从页、彦声, 本义为印堂, 汉语字典解释:1、 面容,脸色,脸面:容~。开~。~面。~色。笑逐~开。鹤发童~。 2、 色彩:~料。五~六色。 3、 姓。